万 年 历
收藏本站
设成首页

首页 人物 教育 旅游 就业 投资 购物
各地天气 | 加拿大油价 | 美国油价 | 硅谷123 | LoGO | 网上词典 | 即时汇率 |合作伙伴 | 湾区服务导航
美国招聘网站
矽谷最有效网站

加拿大招聘网站
加拿大人力资源部
CanadaJobs
CareerClick
CareeRowl
法语专业站点
HotJobs(Canada)
JobsHark
Monster (Canada)
Workopolis
安省工作机会
Tips



硅谷打工者:替自己掘坟墓 Photo Cards
    From: 沈济馥      2005-05-22

         已有一段时间没给汤本老兄写东西了。说没有时间只是藉口。我想主要原因是缺少心绪。这二年美国高科技业不景气。裁员,减工资,股票又跌,一连串不顺心的事弄的在硅谷的人生活得很窒息。

    我有个亲戚,在上海时在大厂里当车间主任。中年后才移民来美。正好三,四年前经济兴旺的时候夫妇俩在FREMONT一家特种晶圆制造公司找到了事。因为是华人开的公司,所以英文不好也不是问题,倒算运气。男的管理能力很快被发现,升任当了个主管。不久公司跟国内搞合资,在北京郊区设了个厂。夫妇俩人都被派往培训当地人员。正是皆大欢喜。拿美国工资,到中国过日子,这可是很多中国移民的梦想啊。我当时对他们说,你们是在给自己掘坟墓了。果然不久等北京厂一开工,普通人员就结束培训任务,调回美国,大部分都随著美国厂的生?简缩被裁员。太太就此失业。先生是个主管,仍然留在北京厂参与管理。直到几个月前,我想大概是当地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挑起大任了,我这个亲戚也被调了回来马上失了业。我说的话完全应验。

    事后仔细想想,我说别人时是旁观者清,自己的经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。几年前给汤本兄写的稿中提到,自己给硅谷的一家软件公司打工,从工程师爬到主管。六年前,公司开始到印度建立开发队伍,我每个月替公司跑印度,成了空中飞人,直到如今。这些年来,印度的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五,六十人,但是美国的技术团队却从二,三十人缩减到三,四个人。我本身虽然还没有变化,但是周围的同事们已大多数进了"坟墓"。我自己可能也快了吧。

    这个情况其实很普遍。我们公司还只是一个小型的软件公司。硅谷大公司如ORACLE,CADENCE,等等都到印度开分公司,而美国的团队相应的在慢慢缩小。

    从生意人的眼光看,我想这很正常。但从一个带著美国梦移民来,经过多年学校修行,又到硅谷公司摸爬滚打,挤进了中产阶级行列的硅谷打工者的角度,却是一件很困惑的事。这么多年的辛苦,最后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。



--硅谷信息 www.yaoyaoyao.com--
[ 邮箱 ] Hotmail  雅虎邮箱  263邮箱  网易邮箱  新浪邮箱  Google Gmail

联系我们-求贤若渴-免责声明   www.yaoyaoyao.com © Copyright 2005 - 2012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