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 年 历
收藏本站
设成首页

首页 人物 教育 旅游 就业 投资 购物
各地天气 | 加拿大油价 | 美国油价 | 硅谷123 | LoGO | 网上词典 | 即时汇率 |合作伙伴 | 湾区服务导航
美国招聘网站
矽谷最有效网站

加拿大招聘网站
加拿大人力资源部
CanadaJobs
CareerClick
CareeRowl
法语专业站点
HotJobs(Canada)
JobsHark
Monster (Canada)
Workopolis
安省工作机会
Tips



我的美国留学经历 Job.com Search 1000's of Jobs FREE!
    From: NONE      2005-07-22

         游学美国之一:离别之情和初来乍到

      2003年8月12日在北京登上了赴美班机;和新婚的妻子在一起不到3个月,就要分开至少6个月;其中酸苦滋味,难以言喻。在进入候机大厅的一刹那,回头和妻子挥手告别,才发觉她已泪流满面。

      坐在候机大厅的沙发里,想起这几年和妻子(呵呵,那时还是女朋友了)在一起的时光,感慨良多:2001年第一次申请留学美国,因为经验不足,惨被学校一顿狂据。每接到一封据信,心里总感觉被什么东西刺的隐隐作痛;是女朋友在身边一直安慰、鼓励,才勉强振作精神;其间因为专心准备出国的考试和材料,辞了工作,自己两年来的积蓄也已告竭。倒是女朋友不介意,用她自己的工资和积蓄供给我。。。于是我也算得上是吃了三个月的软饭:)那时候心里在想:得妻若此,夫复何求?

      所幸2002年的申请一路绿灯,总共收到了超过10万美元的6个美国大学的奖学金,其中也不乏一流的美国名校如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,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, and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,这才算是一洗2001年的颓势。

      在02年底和03年初,陆陆续续的接到美国大学的admissions和scholarship offers;每拆开一封信,第一件事总是通知妻子;听到她在电话的另一头开心的笑,自己的快乐也就变成了双份。后来的签证一路顺利,到了6月底便开始收拾行李─妻子倒是比我还要积极,一天陪著我逛商场采购。。。。。呵呵,不过那时也帮妻子买了一些衣服,算是她的假公济私吧:)  登上飞往美国Chicago的美联航班机,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旅程。

      因为是从北京出发,飞机就不横穿太平洋;而是越过西伯利亚,穿过北极,从Alaska入境。飞机一路追逐阳光,加上北极的极昼现象,13个小时的航程总是阳光刺眼。第一次飞那么长的时间,而且自己心情激动,整个航程一直没有办法睡著;不过想来也不要紧,反正是要倒时差的,睡不著正好合适。

      旅程一路顺利,在Cleveland也见到了来接机的人(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教会的人,volunteer来接待和照顾国际学生的);和几个其他的国际学生一起到达了学校。

      第二天因为时差的缘故,一大早起来,闲著无事,便在学校里到处转悠。晚上因为天黑的缘故看的不太清楚,第二天才发觉其实学校是在一个小镇上-- --也许是因为有了学校,才有小镇吧。学校的建筑物都不高----除了12层的图书馆,其他最高的楼也不过5层。想来是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吧,建筑物的占地都很奢侈。到处都是绿地,修剪的整整齐齐的草坪随处可见,心想这下踢球可算是有地方了(只不过后来发现没有几个老美踢足球的,哎。。。sigh)。黑松鼠在高高的梧桐树上串下跳,时不时还可以看见野兔和小浣熊的踪影。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稀奇无比,追著兔子和松鼠到处跑;后来见多了才知道这里没有老鼠,黑松鼠和老鼠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。

      大学在武大住了四年,习惯了拥挤和喧闹。在这边却是地广人稀,加上正在放暑假,一天难得见到几个人,一下子很难适应----难怪老美在路上总和我们打招呼,原来是见不到人呢。

      在学校里最让我惊讶的其实是这里齐全的设施:空调和灯光一天到晚开著,电脑的局域网接口随处可见,仅仅我们学校,公用的计算机就有几千台。。。难怪老美的人均能源consumption是世界标准的25倍之多。学校的体育馆非常豪华,据说是Ohio最好的大学体育馆之一了:一个室内足球场,5个室内篮球场,一条400 feet的室内塑胶跑道,4个室内Racketball球场,两个室内游泳池加上人造温泉和桑拿。。。。。。当然,最好的其实不是设备----最好的是这些设备都是免费给学生使用的(当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天天来这里运动,可是后来学业紧张,一周最多也只来一次。。。现在马上就要毕业,这些免费设施就用不上了。sigh)

      。。。。。。

      转悠了半天,下午到学校的International Student Service Office办了入学和注册的手续。。。艰苦和紧张的学习生涯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了。  游学美国之二:MBA学生的学习和工作

      原来想起一个题目叫"美国MBA的学习和工作",后来一想:自己来美国才两年,而且只知道我们学校的MBA情况,对其他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生情况所致甚少。虽然古人说可以"窥一斑而见全豹",但这一窥的角度,方向,和时点,想来是大有讲究的。姑且只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和新闻上所了解到的;如有偏颇,大家见谅。

      总体来说,MBA的学业和工作是很辛苦的。一般的typical学习和工作时间,是平均一个星期50-80个小时左右,depending on individuals。也许一星期50-80个小时看起来不多,但是如果长时间坚持的话,会有很严重的压力感,身体健康状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
      在我们学校里30%左右的full-time MBA是拿学校assistantship的:每周为学校工作(一般是助教,助研,或者象我这样的,处理申请资料)10到20个小时,学校为我们付学费(在我的例子,一年是$17,000左右),另外付每个月的stipend。其他没有奖学金的同学,美国人也好,外国人也好,基本都会打一些工,贴补家用和付学费。所以基本所有的MBA学生每周都要花费20-25个小时在工作上。

      学习时间的长短则主要看个人每个学期的选课多少和投入程度。一般来说,绝大部分的MBA学生每个学期选3-5门课;而每门课的上课时间是一周3 个小时。如果学生勤快一些,选择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话,要花和上课时间同样多的小时数来预习和复习。呵呵,我是笨鸟先飞,所以总是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。所以我花在上课、预习和复习的时间基本定格在每周30个小时左右。

      基本所有的课程老师都会布置一些作业:多的如Economics,每周5-10个小时作业;比较轻松的课程就没有weekly的作业,而取代以 quiz之类的形式。不过总体而言,MBA的课程都有大量的paper和考试:我在2004年春季的学期里,一个学期有17次考试和5篇文章,算是考试数量最高的;上个学期有11篇文章,算是文章数量最多的。一般的文章要求在10-15页左右,也有变态老师要求50页左右的;如果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很好的了解,写一篇文章大概要花15-30个小时(选题,资料搜集,文章组织,写作,复查什么的)。对于国际学生如我而言,由于英语不是母语,写作的时候倍感困难。 作为MBA学生,对经济的实时动态时一定要了如指掌的;所以大家多多少少多会花一些时间跟踪自己所感兴趣的公司和行业。对于国际学生来说,因为背景知识的匮乏,跟踪美国经济动态就更为困难一些。(呵呵,在一次经济学的考试当中,有一个题目要求我们论述"如果取消信用卡而代之以借记卡,会对美国的货币供给水平和相关的经济活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";由于我初到美国,不了解信用卡和借记卡的区别,只好回答"credit cards are seldom granted and used in China; and therefore, I do not have relevant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this subject. I think it can be unfair to ask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answer this kind of questions without informing the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redit cards and debit cards"。幸好教授好说话,给了我这个题目一定的分数)意识到自己的不足,我就多花了一些时间对经济动态进行了解。由于持之以恒,效果还是不错的。两年下来,感觉总体上已经可以把握经济的脉搏了。

      当然,MBA除了工作和学习,还有很多的机会进行社交活动。在我看来,学习和工作只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,而非充要条件;商业永远是人的活动,离开了对人和社会的接触,MBA也就失去了其意义。

      我们商学院和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一些活动,比如参加各种各样的讲座,主讲人大多是行业的专家和成功人士,如大公司的CEO,政府要员,以及本校毕业生的精英。这些活动的schedule经常会和自己的相冲突,参加与否就要看自己的时间安排了。

      除了校内的活动,很多职业性的团体,如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 (IMA)和公司都会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如晚宴,参观公司等。地点一般不太便利,都要开车,所以参加的学生相对少一些。呵呵,我是能去就去:参加的学生少,那么每个学生可以分配到的职业人士就多,可以更好的和他们交流和学习。 在我们商学院还有一个最好的东东:mentor program----一个由Goodyear公司赞助的项目。每个MBA学生,如果申请,都会被得到一位商业界的精英作为自己的mentor。 Mentor一般会安排学生参加他们公司的会议和商务旅行,参加谈判,介绍学生和其他的商务人士认识。。。我的mentor是一个在Ohio的一家银行担任Chief Credit Officer的高级管理人员;和他的交往对我帮助极大,甚至工作也是通过他而获得的。

    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很多MBA的学生,美国学生也好,国际学生也好,对这样的项目或者不感兴趣,或者对自己的mentor不给以应当的尊敬,白白的失去了一个宝贵的机会。(亲眼见到一个非洲学生,在第一次和他的mentor见面的时候,穿著短裤拖鞋,他的mentor倒是西装革履,以显示对自己学生的重视)

      总体而言,感觉MBA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充满了机会和富有挺紧感的。时间只有规划好、身体健康保养好,才能take the greatest advantage。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紧迫和压抑感,经常地休假也就成为了必要;否则,身体很快就会吃不消。


--硅谷信息 www.yaoyaoyao.com--
[ 邮箱 ] Hotmail  雅虎邮箱  263邮箱  网易邮箱  新浪邮箱  Google Gmail

联系我们-求贤若渴-免责声明   www.yaoyaoyao.com © Copyright 2005 - 2012 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